反转!南极臭氧空洞在愈合,低纬地区却在变薄
不易被测量的VSLSs物质被疑是祸首
本报记者 房琳琳
上个月在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》上发表的研究均指出,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层正在愈合。没想到,6日出版在《大气化学和物理》杂志中的一篇分析报告认为,在大多数人居住的中纬度地区,平流层下方的臭氧层变得更加脆弱,这让科学家难以理解。
瑞士世界辐射中心的大气物理学家威廉姆·鲍尔说:“我不希望人们恐慌或过度担心,但这确实是正在发生的重要的事。”
1987年“蒙特利尔议定书”规定,要求全球淘汰含氯氟烃(CFCs)等其他消耗臭氧的化合物,南极地区也见到了显著效果,但全球范围内修补臭氧层的运动远未结束。
鲍尔和同事将卫星数据结合起来,研究了中纬度地区的臭氧层,结果发现,从1998年到2016年,平流层下层的臭氧减少了2.2多布森(一种衡量臭氧厚度的单位),而平流层上层的臭氧仅上升了0.8多布森。鲍尔说:“我们几乎在每个维度的距地面25公里以下的每个高度,都能看到这种情况存在,而这种不为人知的真相让我们非常担心。”
鲍尔怀疑,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“非常短命的物质”(VSLSs),主要来自海洋生物产生的二溴甲烷,但近年来人造二氯甲烷(一种溶剂和脱漆剂成分)的数量也翻了一番。二氯甲烷是一种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,它在逃逸到大气以后的6个月内会分解。
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科学家肖恩·戴维斯说:“阻挡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的效果取决于臭氧总量。”
研究人员此前认为,VSLSs物质因寿命短暂很难到达平流层,但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,这些物质可能消耗了平流层下层臭氧总量的25%。
安娜堡密歇根大学的大气科学家理查德·罗德说:“我们应该更彻底地研究VSLSs物质。但是由于这类化合物的释放量很小,很难被测量。”
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格林瑟姆研究所联合主任乔安娜·海格表示:“低纬度地区臭氧总量减少的潜在危害,实际后果可能更糟糕。”但鲍尔等人强调,“蒙特利尔议定书”的成功不能否认;罗德也认为,新发现不能否认已经取得的治理成就。(科技日报北京2月6日电)
网友评论:HHHHHHHHHHHHH,其实人类的统计数据根本不准吧。只是地球君技术性转移了一下身上的臭氧而已。
“氟利昂已经out了,我们研发了一种新型智商税VSLSs,请你们立即转账付款”
闹呢?!这次谁背锅
我觉得就凭人类这点本事,真不能把地球怎么着……嚷嚷了这么久全球变暖,结果今年跟冰河期似的
变暖是说的总趋势吧,理论里也提到了气温的双向极端化。
好像变暖是会先变冷的
好像是说“全球变暖”不一定就是暖和了,而是经常发生极端性气候,极热极冷干旱洪水都属于其特征
我觉得是有些道理的,极地冰川融化,改变了洋流温度,确实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异常
我觉得统计数据应该没问题,有问题的是利用数据的方法,在地球层面上人类的观测史太短了飞机也消耗臭氧啊,又不能不飞
臭氧是紫外线不是全球变暖。。。这俩不是一回事。。。
至于全球变暖本身:[img=740,14957]http://1-im.guokr.com/aBfzNklRuxlzrttHKHngnD4Aow6oYDa7DdmXKXhxyCjkAgAAbToAAFBO.png[/img]什么都是智商税啊,不如你继续食用含铅食物吧
地球整体趋势是升温的,只不过近百年来这个趋势变大了。
很难说人类到底做了多大的工作,而且从更大的时间趋势上来看,地球的温度是反复的。
一万两千多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150米左右,东海是一片大平原。这场景真想亲眼看看啊
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
蓬莱 蓬莱 蓬莱 蓬莱
仏兰西 和兰陀 西蔵
京都 伦敦 露西亜 奥尓良
这段歌词(?)已经凝固时时代眼泪了吧
你家楼上存着一坨冰,后来温度上升冰化了,冷水留到你家,你:
“这明明在变冷啊!”
听着像“醋酸是碱性食品”现在的气温明显要开始反转了。
编辑
惊了 最后这个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